2024最新版!深圳大学有哪些学院?别只知道腾讯马化腾,这些宝藏院系才是深大真正的底气!
我跟你说,每次有人问我“深圳大学有哪些学院”,我脑子里都不是弹出一张官方列表,那玩意儿冰冷又无聊。我想到的,是那些活生生的人,是那些独特的“气味”。是走在文科楼下,荔枝树叶缝隙里漏下的阳光;是计算机大楼里,凌晨三点还亮着的灯和空气中弥漫的咖啡因与代码混合的味道。
所以,别再问那种“标准答案”了。今天,我就带你用一个“深大土著”的视角,重新逛一遍这座被戏称为“南山区青年人才培养与储备中心”的大学。

首先,绕不开的,必须是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这简直就是深大的“金字招牌”,或者说是“流量密码”。一提深大,外人第一反应就是腾讯,就是马化腾。没错,计软院就是这传说的源头。这里的学生,你感觉他们走路都带风,嘴里蹦出的词都是我们听不懂的算法和架构。他们的人生仿佛被简化成了三件事:上课,实习,拿offer。那种强度,那种“卷”的氛围,隔着一条南海大道都能感受到。你要是想体验一把什么是“身在校园,心在南山科技园”,来这儿准没错。这里不是象牙塔,这里是战场预备役。
紧挨着这股“码农”风暴的,是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如果说计软院是技术的发动机,那这两个院就是资本的操盘手。你在这两个学院的楼里走一圈,听到的对话都能拼凑出一部深圳金融圈的简史。学生们穿着得体的衬衫,讨论着最新的财报和风投项目,人手一份的简历,实习经历丰富到让你怀疑人生。他们有一种独特的精英气质,一种“我毕业就要去福田CBD指点江山”的笃定。这里的空气里,飘的不是书香,是金钱的味道,是野心和机遇交织的气味。
但你以为深大就这么“功利”吗?那就大错特错了。
你得拐个弯,去看看传播学院。那里的画风瞬间就不一样了。你会看到扛着“长枪短炮”的学生,在校园里追着光影跑;你会看到一群人围着一台电脑,为了一个剪辑镜头争得面红耳赤。他们是深大的“故事讲述者”。新闻系的学生,文字犀利得像刀子;广告系的学生,脑洞大到能装下整个宇宙。他们可能没那么关心股价,但他们关心社会,关心人,关心如何用影像和文字去表达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这里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浪漫,特别迷人。
还有艺术学部,那更是另一个次元了。设计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那片区域的学生,你从穿着打扮上就能一眼认出来。他们是校园里最潮、最特立独行的一群人。教学楼里永远混杂着颜料、木屑和各种奇怪材料的味道。他们不追热点,他们创造潮流。每年毕业季的艺术展,简直是深圳文艺青年的一场盛宴。去看一次,你就会明白,深圳这座“文化沙漠”的帽子,早就被这群年轻人给掀翻了。
当然,一所综合性大学,必须有它的“压舱石”。比如法学院,那里的学生逻辑严谨,言辞犀利,一场辩论赛能让你看到未来律政精英的雏形。比如人文学院,在整个校园都急匆匆往前赶的时候,这里还保留着一片可以安静读书、思考“人从哪里来”的净土。还有外国语学院、师范学院(教育学部)……它们像大学的基石,稳稳地托起了那些光鲜亮丽的“王牌”专业。
哦对,千万别忘了深大这几年的新动作——医学部。这绝对是深大勃勃野心的最佳体现。在一个已经拥有顶尖科技和金融产业的城市里,建一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座城市,这所大学,正在补齐最后的短板,要从“搞钱”的先锋,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全方位发展的巨擘。医学部的学生,那更是“卷王之王”,他们的路,注定是漫长而艰辛的,但也无比神圣。
除此之外,还有一堆你可能没那么熟悉但同样硬核的学院:材料学院、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每一个名字背后,都精准地对应着深圳这座城市的产业脉络和未来方向。深大最牛的地方就在于,它几乎没有一个学院是和社会脱节的。它的每一次呼吸,都和深圳这座城市的脉搏同频共振。
所以,深圳大学有哪些学院?它有一个“腾讯预科班”,有一个“华尔街之狼”的孵化器,有一个“奥斯卡”的梦工厂,还有一个“文艺复兴”的后花园。它有守护社会秩序的法理精神,也有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野望。
它不是一张冰冷的列表,它是一个庞大、复杂、充满活力甚至有点混乱的生态系统。你选择一个学院,不只是选择一个专业,更是选择了一种气质,一种活法,一种你未来四年,乃至更久,与这座城市共舞的方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