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有哪些大学?别光看排名了,来听听“过来人”的真心话!
说真的,每当高考季的硝烟散去,填报志愿的焦虑感开始弥漫时,总有那么一些声音,带着点好奇,又夹杂着一丝不确定,在各个角落响起:“黔东南有哪些大学啊?”
这个问题,你要是扔给搜索引擎,它会“啪”地一下,给你甩出几个名字,冷冰冰的,像一份毫无感情的菜单。但大学四年,那可是活生生的一千多个日夜啊,怎么能只用一个名字来概括?我跟你讲,选学校,尤其是在黔东南这样的地方,你选的不仅仅是一座象牙塔,你选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完全不同的青春节拍。

坐稳了,今天不跟你扯那些官话套话,就当我是个坐在你对面的学长,咱们聊点实在的。
首先,提到黔东南的高等教育,绕不开的绝对是凯里学院。
这算是黔东南地区高等教育的“老大哥”了,是州府凯里市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你可别因为它名字里没带“师范”两个字,就小瞧了它的师范教育底蕴。那可是它的看家本领,根扎得深着呢。很多在黔东南地区中小学讲台上发光发热的老师,履历上写的都是“凯里学院”。所以,如果你心里有个教师梦,想在山水间播撒知识的种子,那凯里学院的师范类专业,绝对值得你放进备选清单里,好好琢磨琢磨。
当然,它早就不是一所单纯的师范院校了。现在的凯里学院,学科门类挺全乎的,从文学、理学到工学、管理学,你想学的,总能找到对应的位置。特别是它的民族文化相关专业,那简直是得天独厚。你想想,整个校园就坐落在苗侗风情的腹地,推开窗就是原生态的文化田野,这可比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看PPT、读文献要生动一万倍。在这里搞研究,做项目,你接触的是活的文化,是带着温度的传承。
校园呢,分新老两个校区。老校区承载着历史,有那份岁月沉淀下来的烟火气;新校区则更现代,开阔,傍晚时分,总能看到成双成对的身影在夕阳下散步,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它可能没有985的光环,没有一线城市的喧嚣,但它有的是一种沉静下来的力量,一种让你真正去接触土地、接触文化、接触那些最质朴的人间烟火的机会。这,很珍贵。
聊完了本科,咱们再看看另一股重要力量——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千万别一听“职业技术学院”就觉得矮人一头,时代早就变了。现在,掌握一门实打实的技术,比拿着一张空泛的文凭要吃香得多。黔东南职院,就是这么一个踏踏实实培养技能人才的地方。
它的专业设置非常“接地气”,紧紧围绕着黔东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来布局。比如旅游管理,你想啊,黔东南坐拥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城、肇兴侗寨这些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学这个能没用武之地吗?还有像民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建筑工程技术、学前教育等等,都是社会急需的。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动手能力极强,往往还没毕业,就已经被用人单位“预定”了。
我总觉得,读职院的同学身上有股特别的韧劲儿。他们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是要学一门手艺,凭本事吃饭。那种在实训车间里专注的神情,在模拟导游讲解时的自信,特别有感染力。如果你对理论学习不太感冒,更喜欢亲手操作,渴望快速融入社会,那么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会是一个非常务实的选择。
除了这两所“主力军”,黔东南还有一些更专门化的学校,比如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护士学校等。这些学校规模不大,但专业性极强,培养出来的都是特定领域的“精兵强将”,为地方的医疗卫生等事业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好了,学校说完了。但我想说的,才刚刚开始。
选择来黔东南读大学,你得到的绝不只是一纸文凭。你得到的是凯里那碗能让你灵魂都为之一振的酸汤鱼,是街头巷尾无处不在的烤串和烙锅,是苗年侗年时节全城狂欢的热闹,是随时可以背上包就去一个千年古寨发呆的周末。
这里的节奏不快,甚至有点慢。你会有大把的时间去思考,去感受,去和自己对话,而不是被洪流推着往前跑。你会在同学中遇到来自各个民族的朋友,听他们讲自己寨子里的故事,那些故事比任何教科书都精彩。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多彩,文化可以如此鲜活。
所以,当你在纠结“黔东南有哪些大学”时,不妨换个问法:“我想在黔东南过一种什么样的大学生活?”
是想在凯里学院的图书馆里安静地啃下一本大部头,还是想在黔东南职院的实训室里打磨一项新技能?是想沉浸在浓郁的民族风情里做一番学术研究,还是想用脚步丈量这片神奇的土地?
你的大学四年,终究是你自己的。选择一个地方,就是选择一种气质。黔东南的气质,是山水的灵秀,是民族的醇厚,是生活的本真。如果你觉得这种气质与你合拍,那么,这里便是你的理想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