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绩点内卷到赛博emo:深度剖析当代大学生的压力有哪些,你中了几条?
你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午夜梦回,心脏猛地一抽,不是因为噩梦,而是因为明天早八的pre还没做,下周要交的论文一个字没动,而你的室友,那个传说中的“卷王”,似乎永远不知疲倦,他的键盘敲击声像是为你敲响的丧钟。
如果这个场景让你觉得似曾相识,那么,朋友,欢迎来到真实世界的大学。别再信那些“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的鬼话,那简直是本世纪最大的谎言之一。今天的大学,更像一个高压锅,而我们,就是锅里那些快要被焖熟的土豆。大学生的压力有哪些?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列表能说清的了,它是一张盘根错节、密不透风的网。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该死的绩点。
绩点,这个曾经陌生的数字,如今成了大学里的硬通货,是你的命,是你的通行证。保研要看它,评奖学金要看它,甚至有些不错的实习机会,HR都会先扫一眼你的成绩单。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你不再是为了求知而学习,你是为了不挂科,为了那个小数点后多出来的0.1而拼命。图书馆的灯火通明,与其说是知识的殿堂,不如说是焦虑的收容所。每个人都在暗自较劲,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成了分母。那种感觉就像你被扔进一个巨大的、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一边要死死抓住绩点、竞赛、实习这些救命稻草,一边还要祈祷自己别被甩出去。卷,就一个字。
紧接着的,是社交的撕裂感。
大学是个小社会,这话不假。但这个社会,有时候让人窒息。你得学着处理复杂的寝室关系,得在各种社团组织里“混个脸熟”,得为了所谓的“人脉”去参加那些你根本不感兴趣的酒局和活动。朋友圈里,每个人都活得风生水起,不是在拿奖,就是在旅游,要么就是在某某大厂实习。你一边给他们点赞,一边默默放下手机,看着自己灰头土脸的现实,巨大的落差感能瞬间把你吞没。我们努力扮演着一个合群、开朗、积极向上的角色,可谁又知道,熄了灯的寝室里,那个戴着耳机蜷缩在被子里的人,内心有多么的兵荒马乱。孤独,成了这个时代大学生的通病,明明身边人山人海,却感觉自己像座孤岛。
然后,是那片名为“未来”的迷雾。
大一,你可能还懵懵懂懂,觉得未来很远。可时间这东西,跑得比谁都快。转眼到了大三,考研、考公、出国、就业这四座大山就齐刷刷地压了过来。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一条路都看起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你想考研,但看着那逐年攀升的报录比,心里发怵;你想考公,又觉得“一朝上岸,终身稳定”的生活好像不是自己想要的;你想直接工作,可打开招聘软件,看到的不是“限985/211”,就是要求“有相关实习经验”,而你,可能两手空空。
迷茫和焦虑,就像是温水煮青蛙,一点点侵蚀你的热情和勇气。你开始疯狂投简历,参加各种宣讲会,却常常石沉大海。你看着别人手握好几个offer,而自己的未来,还是一团看不清的迷雾。这种对未知的恐惧,比任何一场考试都更折磨人。
别忘了,还有那个越来越现实的问题——钱。
上了大学,意味着你是个准成年人了。经济上的压力,开始悄悄浮现。生活费总是不够花,想买双好点的鞋,想和朋友出去吃顿大餐,都得盘算半天。向家里伸手要钱的次数多了,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你开始做兼职,发传单、做家教、在奶茶店打工……用廉价的时间去换取微薄的收入。这不仅挤占了你本该用来学习和探索的时间,更让你提前感受到了成年人世界的不易。那种一边要维持体面的学生生活,一边又被现实的经济状况束缚手脚的感觉,真的,挺憋屈的。
所有这些压力,最终都汇集到了心理层面。
于是,“赛博emo”成了我们的日常。深夜的网易云评论区,成了无数大学生灵魂的栖息地。我们变得敏感、脆弱,一点小事就可能引爆积压已久的情绪。我们害怕失败,害怕被比较,害怕让父母失望,更害怕自己只是个普通人。我们学了那么多屠龙之术,却发现现实世界里根本没有龙,只有一份份需要修改的PPT和还不完的花呗。
所以,大学生的压力有哪些?它不是单一的来源,而是一个复合体。是学业的重担、社交的困境、未来的迷茫和经济的窘迫,共同织成了一张大网,把我们牢牢困在其中。
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在挣扎,在寻找出口。或许是在某个清晨跑完步后的酣畅淋漓,或许是和朋友在路边摊的一次深夜畅谈,又或许是终于攻克一个难题后的那份小小成就感……正是这些微小的光亮,支撑着我们走过那些看似无尽的黑暗隧道。
承认压力的存在,并不可耻。重要的是,要记得,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这条拥挤的赛道上,我们都是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奋力向前跑的同路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