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印尼留学?别只知道巴厘岛!深度揭秘印尼有哪些大学,看完颠覆你的认知!
印尼。一提到这个名字,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是巴厘岛的阳光、沙滩、海浪?还是那些神秘又古老的庙宇?没错,这些都是。但今天,我想跟你聊点不一样的,聊点藏在椰林树影背后的东西——印尼的大学。
说真的,当我的朋友第一次问我“印尼有哪些大学值得去?”的时候,我愣了一下。我们对这个近邻的了解,似乎总是停留在旅游宣传册的第一页。但你猜怎么着?当你真正拨开那层热带风情的面纱,会发现一个充满活力、雄心勃勃的学术世界,一个完全不输任何人的高等教育版图。这可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这片土地上藏着几所堪称东南亚学术界“扫地僧”级别的大学。

咱们先从那几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说起吧,就是那种你跟任何一个印尼本地精英提起,他们都会立刻点头,眼神里流露出“哦,你很懂哦”的表情的学校。
首当其冲的,必须是印度尼西亚大学(Universitas Indonesia, 简称UI)。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印尼的“清华北大”合体。它的主校区不在雅加达市中心那片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而是在南边的德博(Depok),一个巨大的、绿意盎然的校园,里面甚至还有一片湖。UI的标志是什么?是那件亮黄色的夹克,当地人叫它“Jakun”,也就是Jaket Kuning(黄夹克)的缩写。穿上这件夹克,就约等于把“我是印尼最聪明的脑袋之一”这行字写在了身上。从政治家到商界巨子,UI的校友网络遍布印尼的每一个角落。这里的学术氛围严谨,竞争激烈,雅加达的快节奏和精英文化在这里被浓缩成一种向上的动力。
然后,把目光从首都的喧嚣移开,我们去往一个更清凉、更有艺术气息的山城——万隆。这里坐落着印尼的另一座学术高峰:万隆理工学院(Institut Teknologi Bandung, 简称ITB)。如果说UI是培养国家管理者的摇篮,那ITB就是印尼工程师和艺术家的圣殿,是这个国家的“MIT”。校园不大,但充满了历史感,荷兰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现代设计交织在一起,门口的象神伽内什(Ganesha)雕像仿佛在诉说着智慧与知识的传承。走在ITB的校园里,你能感觉到空气里都飘着一股自由和艺术的气息。这里的学生,无论是捣鼓代码的未来极客,还是挥洒颜料的艺术家,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创造力和桀骜不驯。
聊完了“北大”和“MIT”,那印尼的“人大”在哪里?答案是日惹。在爪哇岛的文化心脏地带,坐落着加查马达大学(Universitas Gadjah Mada, 简称UGM)。这所大学的气质和前两者完全不同。它没有UI那种首都精英的锋芒,也没有ITB的工程师式硬核,UGM给人的感觉更像一位沉静的智者。它扎根于印尼最深厚的文化土壤里,校园广阔无垠,充满了哲学思辨的气息。UGM被认为是“人民的大学”,它的学术研究更接地气,更关注印尼的社会、农业和人文发展。在日惹这座古老而悠闲的城市里,UGM的学生们似乎也多了一份从容和对历史文化的敬畏。
当然,印尼的顶尖大学绝不止这三巨头。这就像你看一座冰山,水面上的只是最耀眼的那一角。
比如在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有一所艾尔朗加大学(Universitas Airlangga, 简称Unair),它的医学院和药学院在整个东南亚都赫赫有名。泗水这座城市本身就以“英雄之城”著称,充满了火辣辣的激情,Unair的学术氛围也带着那么一股子拼劲。
还有位于茂物(Bogor)的茂物农业大学(Institut Pertanian Bogor, 简称IPB)。别小看这个名字里带“农业”的学校,它在生命科学、农业科技、兽医学等领域的科研实力,是世界级的。校园本身就像一个巨大的植物园,绿得能掐出水来,对于热爱自然和生命科学的人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除了这些声名显赫的公立大学,印尼的私立大学也在飞速崛起。像是比努斯大学(Bina Nusantara University, 简称Binus),在计算机科学和商科领域做得风生水起,校园现代化,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更贴近市场的需求。
所以,印尼有哪些大学?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单就能回答的。它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你可以选择在德博的湖边,穿着黄夹克和未来的国家栋梁高谈阔论;也可以在万隆的咖啡馆里,和满身颜料的艺术家朋友争论设计的未来;还可以在日惹的古迹旁,听一位历史系的学生讲述满者伯夷王朝的兴衰。
在这里学习,你得到的绝不仅仅是一纸文凭。你将学会怎样在粘稠湿热的空气中保持思考,怎样在街边小贩(warung)的嘈杂声中找到学习的宁静,怎样用磕磕巴巴的印尼语和当地人开一个善意的玩笑。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它会把你的世界观搅得天翻地覆,然后再重新拼凑出一个更广阔、更多元的模样。
下次再有人问你印尼有什么,别只说巴厘岛了。告诉他,那里有UI的黄夹克,有ITB的象神,有UGM的哲思,有一整个你从未想象过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学术新大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