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类大学有哪些?别再看那些千篇一律的榜单了,这份“圈内人”的择校心经才是真香!
又到了这个季节,对吧?画室里弥漫着松节油和熬夜泡面的混合气味,空气里全是躁动和迷茫。手里攥着那几张还算满意的速写,心里却揣着一个天大的问题:我到底该去哪儿?美术类大学有哪些?这个问题,你百度一下,能出来一百个榜单,什么TOP10,什么王牌专业排名……看得人眼花缭乱,最后发现,好像看了个寂寞。
哥们儿,姐妹们,听我一句劝,那些冷冰冰的榜单,忘了吧。择校这事儿,跟谈恋爱没两样,不是看对方条件有多“标准”,而是看你们俩的“气场”合不合。每所学校都有它自己的脾气、自己的灵魂。你得找到那个能让你疯、让你爱、让你愿意为它再熬一万个通宵的地方。

咱们今天不搞那些虚的,就聊聊这些学校在我心里的“人设”,聊聊它们的江湖地位和独门绝技。
神坛上的两位:央美与国美,北乔峰南慕容?
这俩,就不用多说了,美术生心里的白月光,朱砂痣。一提美术学院,脑袋里蹦出来的就是他俩。但你要是觉得他们俩差不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中央美术学院(央美),坐镇北京,那气场,就是一个字:正。像个不苟言笑的北方大佬,根正苗红,底蕴深厚得让你有点喘不过气。你想搞实验?可以,但你得先把素描基础给我练到极致。这里的学术氛围浓得化不开,老师们聊的都是美术史、是社会批判、是宏大叙事。走在校园里,你感觉空气都是严肃的。如果你是个天生就爱思考,想在艺术里探究点哲学意味,骨子里带着点精英意识的“学院派”,那央美绝对是你的圣地。但它也很“卷”,非常卷,身边全是些画得好脑子还灵光的神仙,压力?那是肯定的。
中国美术学院(国美),盘踞杭州,完全是另一种气质。如果说央美是雄浑的交响乐,那国美就是一首婉转的江南小调,带着点氤氲的诗意。它更灵动,更先锋,也更“潮”。新媒体、跨媒体艺术这些领域,国美玩得风生水起。校园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尤其象山校区,王澍的设计,能让你在里面逛一天都不腻。这里的氛围更自由,更鼓励你“玩”起来。你是个脑洞大开,想法天马行空,喜欢把各种不同材料、不同媒介搅和在一起的“实验派”?那国美的调调,你肯定喜欢。它让你觉得,艺术不一定非得端着。
所以你看,一个是庙堂之高,一个是江湖之远,选谁,看你的性格。
地方豪强,八大美院的“割据”江湖
除了上面那两位“武林盟主”,八大美院的其他几家,那可都是镇守一方的诸侯,各有各的绝活儿,魅力十足。
四川美术学院(川美),重庆那个地方,你懂的,火锅、江湖、码头文化。川美的气质就跟这座城市一样,火辣、生猛、野性十足!这里充满了市井的生命力,非常接地气。当代艺术是川美的金字招牌,罗中立的《父亲》就出自这里。川美的学生,身上总带着一股子“野生”的劲儿,不那么循规蹈矩,创作生猛有力。你想让你的艺术充满人间烟火,想在创作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来黄桷坪,感受一下那种粗粝又迷人的艺术氛围。
广州美术学院(广美),地处珠三角,中国设计的腹地。广美的气质就非常务实、精明。设计专业强得一塌糊涂,尤其是视觉传达、工业设计这些,毕业生的出路相当好。这里的商业气息更浓,学校和企业联系紧密,你做的东西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大家很关心的一点。如果你学艺术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做个牛逼的设计师,搞钱搞事业,那广美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西安美术学院(西美),十三朝古都,脚下踩着秦皇汉武。西美的气质,就是一个“厚”字。历史感太重了,像个沉默的扫地僧,轻易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几十年的功力。国画、雕塑这些传统专业,底子非常扎实。在这里学艺术,你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召唤,你的创作会不自觉地变得沉稳、厚重。
鲁迅美术学院(鲁美),在沈阳,共和国的长子。鲁美的气质,就像东北的重工业,朴实、坚固、力量感十足。雕塑是他们的王牌,那种大刀阔斧的塑造感,特别“硬核”。学院的整体风格偏向写实,基本功抓得非常非常紧。
至于天津美院、湖北美院,也都是各自区域内的佼佼者,天美离北京近,沾着点京津冀的文化气;湖美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包容性强,设计和纯艺发展均衡。
斜杠青年们的选择:综合类大学的美术学院
不是所有人都想一辈子只待在纯艺术的象牙塔里。有些人,想学艺术,也想感受一下更广阔的世界,那综合类大学里的美术学院,就是为你准备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是中央工艺美院,这名字一亮出来,就是“高贵”的代名词。设计绝对是国内顶尖水平,而且背靠清华这棵大树,你能接触到的资源、平台、人脉,是其他美院无法比拟的。在这里,你身边不仅有画画的,还有搞物理的、搞金融的、搞计算机的,那种跨学科的碰撞,非常奇妙。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在无锡,虽然学校名字听起来很“温柔”,但在设计界,这可是个响当当的“扛把子”,尤其是工业设计,在国内几乎是独一档的存在。
还有像同济大学的建筑和设计、东南大学的艺术学院等等,它们的好处在于,给了你一个“Plan B”,让你在艺术之外,还能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说了这么多,其实选择哪所学校,最终还是要回到你自己身上。
问问自己,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是喜欢在北方的寒风里思考艺术的终极问题,还是愿意在南方的湿润空气里进行天马行空的实验?是想成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还是一个能用设计改变生活的实干家?
别被排名绑架,别被人云亦云。去看看这些学校的毕业展,去社交媒体上找找这些学校的学长学姐,听听他们最真实的吐槽和热爱。有机会的话,亲自去那座城市走一走,感受一下那里的风、那里的食物、那里的人。
你的画笔,终究要画你自己的路。找到那个能让你心脏砰砰跳的地方,然后,就拼尽全力考进去吧。那将是你青春里,最滚烫的一段记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