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知道厦大!超全盘点厦门都有哪些大学,选错后悔四年!
每次有人问我厦门,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画面,不是鼓浪屿,也不是曾厝垵,而是那股子咸咸的海风,混着凤凰花香,扑面而来的感觉。这地儿,有毒。它不是那种你一头扎进去只顾着啃书本的城市,海风会顺着窗户缝溜进来,提醒你,嘿,外面有沙滩、有海浪、有三角梅开得像不要钱似的的浪漫。
所以,在这么一个地方念大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厦门都有哪些大学?”这个问题,问我算是问对人了。这不仅仅是一张清单,这是一份关乎你未来四年,甚至更久青春记忆的选择题。

毫无疑问的王者:厦门大学
聊厦门的高校,厦大是绕不开的珠穆朗玛。别跟我说什么“中国最美大学”这种已经说烂了的标签,这根本不足以形容它。你得亲自走一走,从南普陀寺旁边的南门进去,踩在那些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上,看两旁高大的棕榈树和那些红砖白墙、飞檐翘角的嘉庚建筑,你才能明白什么叫底蕴。
厦大,它美得理直气壮。芙蓉湖里的黑天鹅比学生还悠闲,情人谷里的风都带着甜味,还有那条全国最文艺的芙蓉隧道,里面藏着多少届学子的青春和梦想。讲真,在这里谈恋爱,成功率都感觉会高一些。
但你千万别以为它只是个“花瓶”。作为南方的学术重镇,985、211的名头响当当,经济、管理、化学、海洋、新闻这些王牌专业,哪个不是业内的佼佼者?当然,这也意味着它的门槛高得吓人。能考进来的,都是学霸中的战斗机。
不过,厦大也有它“幸福的烦恼”。作为5A级景区,校园里永远不缺拖着行李箱的游客。有时候你想去芙蓉餐厅吃个饭,都得跟游客大军抢位置。所以,想在厦大图个清静?那可能得等到深夜,或者干脆搬去它在翔安的新校区。翔安校区那边,就现代很多了,地方大,设施新,更像个潜心搞学术的地方,就是离市区,嗯,有点距离。
跨海相望的巨擘:集美大学
如果说厦大是岛内精致的大家闺秀,那集美大学,就是岛外自成一派的王国。坐个BRT跨海一望,那片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就是集大的地盘。它的灵魂人物,是那位伟大的陈嘉庚先生。整个集美学村,都是他的心血结晶。
集大的建筑风格和厦大一脉相承,都是嘉庚风格,但它更开阔、更舒展。龙舟池畔的道南楼、南薰楼,那种中西合璧的气派,至今看都不过时。
学术上,集大虽然不是985/211,但实力绝对不容小觑。它的航海、水产,在国内是顶尖水平,毕竟靠海吃海嘛。财经、师范、工程类的专业也很强。说白了,集大更接地气,培养出来的学生,务实、肯干,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在集大读书,生活气息会更浓。周边就是集美学村最热闹的地方,石鼓路、大社,藏着无数好吃的小店,消费也比岛内亲民得多。你拥有的不仅是一个校园,而是整个集美片区。那种感觉,更像是融入了一个真实、充满活力的社区。
实力派的工科担当:厦门理工学院
厦门理工,听名字就知道,这是工程师和技术宅的摇篮。它就坐落在集美大学城,和集大、华大做邻居。如果说厦大和集大还带着点人文的浪漫,那理工学院就纯粹多了,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靠技术吃饭”的硬核气质。
校园环境没得说,现代化,规划得井井有条。这里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图书馆里永远坐满了人。机械、电子、计算机这些专业是它的强项,跟厦门本地的产业链结合得特别紧密。简单来说,从这儿毕业,找工作基本不用愁,各大科技园、软件园抢着要。
对于那些想学一门扎实技术,毕业后想在厦门这个高新产业蓬勃发展的城市里扎根的同学,厦门理工绝对是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自带侨乡光环:华侨大学(厦门校区)
华侨大学,一个名字就很有故事的学校。它的主校区在泉州,但厦门校区的发展势头非常猛。这个学校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国际化视野和浓厚的侨乡文化。
走在华大的厦门校区,你身边经过的同学,很可能就来自马来西亚、泰国、港澳台。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食堂的菜色都比别的学校丰富。这种多元化的环境,对开阔眼界非常有帮助。
建筑设计、土木工程、旅游管理是华大的王牌。尤其是建筑,在福建省内名气很大。它的厦门校区非常新,硬件设施一流,整个校园充满了现代感和设计感。如果你是一个向往多元文化碰撞,希望大学生活能多点“不一样”色彩的人,华大绝对值得你重点关注。
还有这些特色鲜明的选择
当然,厦门的高校远不止这几所。
- 厦门医学院 :想当白衣天使?这里是福建省重要的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如果你目标明确,想尽快掌握一门职业技能,这两所高职院校的实力非常强,就业率也很高。
- 厦门华厦学院、厦门工学院 :作为民办本科院校,它们在某些专业领域也做得有声有色,为不同层次的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说到底,选择一所大学,其实是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在厦大思明校区的凤凰花影下,感受百年名校的文艺与厚重?还是在集美大学的龙舟池畔,体验学村的烟火与辽阔?亦或是在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为未来的工程师之路添砖加瓦?
每一所大学,都有它独特的气质,就像这座城市一样,看似文艺浪漫,内里却又务实进取。来厦门读书吧,你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纸文凭,更是四年浸润在海风里的,独一无二的青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