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川农只有种地?最新四川农业大学的本科专业名单,颠覆你三观!
每次跟人说我是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的,对方的眼神吧,总会不自觉地飘向远方的田野,仿佛我脑门上就刻着“农业、畜牧、下地干活”八个大字。然后,他们会小心翼翼地问:“哦?那你们学校……是不是都在雅安啊?是不是毕业了就去养猪种水稻?”
天地良心。

我真的,很想把最新的这份四川农业大学的本科专业名单,打印出来,直接糊在他们脸上。开玩笑的,咱川农人,有素质。但那种急于辩解又不知从何说起的心情,实在是太憋屈了。所以今天,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必须得把这事儿给掰扯清楚。川农,早就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农”大了。
先说点硬核的,打消你的刻板印象。我们有三个校区:成都、雅安、都江堰。对,你没看错,主菜之一就在成都温江,地铁直达,出门就是繁华世界。而我们的专业设置,简直就是个“万花筒”。
当然,我们得承认,川农的“农”字头专业,那是基石,是王牌,是那种在全国都能横着走的存在。比如动物科学、农学、林学、草学这些,都是国家级双一流建设学科。说白了,就是天花板级别的。你以为的“养猪”,在我们这叫“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的是基因,是分子生物学,是让我们的餐桌更安全、更美味的尖端科技。你以为的“种地”,在我们这叫“作物学”,玩的是无人机、是大数据、是智慧农业,效率和产出高到让你咋舌。这些专业的同学,走出去都是宝贝疙瘩,根本不愁出路。这是我们的底气,是我们的骄傲,这一点,必须承认,必须自豪。
但是!重点来了。如果你对上面这些不感冒,别急着划走。四川农业大学的本科专业这张藏宝图,真正的宝藏,往往藏在最意想不到的角落。
你敢信吗?在川农,有一大帮学生,他们每天讨论的不是玉米的长势,而是K线图的走势。对,我们有经济学院,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村区域发展。当农学院的同学在试验田里挥洒汗水时,这帮未来的金融精英可能正在模拟盘上为了几个点的收益杀得眼红。他们研究的是农业保险、是农村金融、是怎样用资本的力量撬动整个农业产业链。是不是画面感一下就不同了?
你觉得川农土?那风景园林学院和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同学第一个不答应。他们不是在校园里写生,就是在画图板上构建未来的城市蓝图。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环境设计……这些专业培养的是审美家和设计师。你周末去打卡的网红公园,你居住的小区里那些让人心旷神怡的绿化设计,背后可能就有我们川农人的心血。他们把土地当画布,把自然当素材,创造的是美,是诗意的栖居。这哪里土了?这简直潮爆了。
“我是川农的,我敲代码的。”这句话说出去,是不是有种莫名的反差萌?别笑,我们有正儿八经的信息工程学院,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当别人还在争论AI会不会取代人类时,我们的学生已经在研究怎么用AI来识别病虫害,怎么用大数据来预测农产品市场了。211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硬件软件都杠杠的,毕业出来的程序员,同样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抢手货。
还有更离谱的。我们有法学院。是的,你没看错。法学专业。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我也震惊了。大家开玩笑说:“毕业了是去给牛断案,还是去调解土地纠纷?”都不是!我们培养的是懂法律、懂三农政策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活跃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资源法、公司法等各个领域。在一个以农为本的大学里学法学,你会获得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角,这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可能就是你最强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让你运筹帷幄;人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广告学,让你妙笔生花;外语学院的英语、商务英语,让你通晓中西。甚至还有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让你成为健康生活的引领者。
所以你看,四川农业大学的本科专业,它是一个庞大、多元且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它既有顶天立地的王牌农科,作为根基深植于大地;又有枝繁叶茂的文、理、工、经、管、法、艺等各类学科,向着天空自由生长。
在这里读书的体验很奇妙。你可能上午还在听着最高深的基因编辑技术讲座,下午就在隔壁教室旁听了一节关于品牌营销的案例分析;你身边那个天天泡图书馆的学霸,可能不是在研究光合作用,而是在死磕CPA。这种跨学科的碰撞和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我们吃着自己学校培育出的可口猪肉和香甜玉米,用着自己同学开发的校园App,走在自己学长学姐设计的校园小径上。
别再用老眼光看川农了。这里不只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里有代码,有图纸,有K线图,也有法典。这里培养的,从来不只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种无论把你丢到哪个领域,都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能力。
欢迎你来,亲自打开这份名为“四川农业大学的本科专业”的藏宝图,亲自来解锁,你以为你只是选了个专业,结果一不小心,却成了一个全能的六边形战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