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乘务专业###:那些你看不到的真相,别只盯着“飞”!
你说现在这帮孩子啊,一提起大学报专业,总有那么几个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一个词儿:空中乘务。哎哟喂,那画面感扑面而来:制服、高跟鞋、拖着小箱子在机场大厅里穿梭,多拉风啊!好像报了这个专业,半只脚就踏进了诗和远方,每天不是在巴黎铁塔下喝咖啡,就是在马尔代夫看海豚。可真要是这么简单,那还叫生活吗?那叫童话好不好!
我得说句实在话,很多人对###空中乘务专业###的想象,就像加了十级滤镜一样,美则美矣,失真得厉害。它真不是你朋友圈里看到的那样,永远光鲜亮丽,永远在高大上的地方。这专业啊,骨子里要求的,不仅仅是你的身高体重视力微笑这些硬件,更是一种抗压、应变、还有伺候人的本事,真不是贬低,这是客观事实。

你想想,为啥航空公司招空乘,总要经过层层筛选?不是光看你长得漂亮或者帅气就行的。颜值?那是敲门砖,但撑不起你在万米高空面对一切突发状况的脊梁。这专业里要学的,可硬核着呢。急救 CPR?那是基本功,练到你手麻,练到假人肋骨咯吱响。水上撤离?冬天冰冷的泳池里扑腾,那滋味儿,嘿嘿。还有那些你根本想不到的应急预案,颠簸时怎么固定自己和乘客,遇到醉酒闹事的怎么处理,甚至,万一... 最坏的情况,怎么指导乘客撤离... 听着就头皮发麻吧?这些,才是###空中乘务专业###里最最要命、也最最核心的东西。安全,那是第一位的,永远!
别以为穿上那身制服就万事大吉了。入行前的“魔鬼训练”能让你脱一层皮。站姿、走姿、微笑角度那都是按厘米、按弧度要求的,练到你腿抽筋、脸发僵。各种服务流程、应急设备操作要背得滚瓜烂熟,考试挂科?对不起,下班了。这行,对专业性的要求,超乎你想象。不是简单的端茶倒水,背后是一整套极其严谨、不容差错的体系在支撑。
等你真飞起来了呢?那才是挑战的开始。凌晨三点被闹钟吵醒是常态。有时连着飞,跨越好几个时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儿,生物钟完全是乱的,把胃时钟搞得一塌糊涂。累?那是家常便饭,下了飞机只想瘫倒在床上,别提逛街购物晒太阳了,那都是骗人的,至少,对新手来说是这样。而且,你面对的乘客,形形色色,什么脾气都有。有的彬彬有礼,有的就真是来“找茬”的。你要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对方的情绪,用最恰当的方式去处理,有时候得像个心理学家,有时候得像个谈判专家,甚至,偶尔还得像个... 受气包。把快要炸毛的乘客哄得服服帖帖,这情商,可不是书本上学来的。
我的一个朋友的妹妹,刚飞没两年,生理期全乱了,胃病也犯了。她说,有时感觉自己不是个人,是个高速运转的机器,脸上必须挂着标准八颗牙微笑,心里骂娘也得憋着。听着心酸吗?可这就是很多基层空乘的真实写照。高空作业,身体损耗是客观存在的,辐射、气压变化、不规律作息,长期下来对身体真的有影响。这部分的“代价”,在你只看到“免费旅行”的时候,是根本不会去想的。
所以啊,如果你只是冲着那身好看的制服去的,冲着“免费旅行”去的,我劝你真的再好好想想。这个专业,或者说这份工作,它需要的是那些骨子里就愿意服务别人、有耐心、抗压能力强、反应快、甚至有点‘大心脏’的孩子。能把责任看得比天大,能把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放在自己前面,能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辛劳和委屈。
当然,我不是说这个专业不好。它能给你一个很高的起点,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锻炼你的情商和应变能力,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而且,干得好,也是有晋升空间的,不一定一辈子都在机舱里端盘子。很多人通过这个平台,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甚至找到了新的方向。它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连接着天南地北,保障着无数人的出行。
只是,在填志愿之前,或者在憧憬未来的时候,能不能先把滤镜摘了,看看它真实的模样?那个凌晨四点爬起来去机场的你,那个面对刁蛮乘客强颜欢笑的你,那个在万里高空保障几十甚至上百人安全的你...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空中乘务专业###,远不止眼前的光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