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舞蹈专业是什么?过来人告诉你真相,别再误解了!
哎,说起来就来气!每次跟人说我大学是学舞蹈的,十有八九的人,眼睛立马放出一种奇怪的光,带着点好奇,又夹杂着一丝——怎么说呢,那种“哦,原来是这样”的轻飘飘感。然后就问:“哇,那是不是天天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镜子前面跳来跳去啊?好浪漫啊!” 浪漫?跳来跳去?我当时真想翻个三百六十度的白眼,再送他一个原地腾空接前扑!拜托,你们对舞蹈专业的误解,到底有多深啊?!
让我这个“过来人”,把这层神秘又带着点粉红泡泡的纱给你们撕开,看看真实的舞蹈专业是什么。它真不是你以为的那些抖音上、晚会上的光鲜亮丽。那些只是最终呈现的一小部分,冰山之下的艰辛和复杂,能让你听了都腿软。

首先得明确一点,舞蹈专业,它是一门正儿八经的大学学科!不是兴趣班,不是速成班,更不是什么轻松好玩的娱乐。它跟数学、物理、历史、中文一样,有自己庞大的知识体系、严谨的训练方法和深入的研究方向。你以为只是“跳”?太天真了!跳,只是基础,是工具。
我们学什么?天呐,简直是十八般武艺,外加文武双全!身体技术课是主菜,那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磨炼。芭蕾得学吧?那可是所有舞蹈的基石,把你的身体掰开了揉碎了重新组合,让你知道什么叫“控制”,什么叫“线条”,什么叫“力与美”的平衡。现代舞呢?解放天性,让你跟地面对话,跟空间博弈,找到自己的“呼吸”和“重量”。民族民间舞,风格太多了,汉、蒙、藏、维… 每个民族的韵味、律动、文化背景,你都得去揣摩,去模仿,去“变成”那个民族的人。古典舞,身韵、技巧、代表性剧目… 那种含蓄内敛的美,没有几年的浸淫根本出不来。光是技术课,就能把你的身体练到青一块紫一块,脚上磨出老茧那是最低配,关节伤、肌肉拉伤、韧带撕裂… 都是“家常便饭”。每天早上起来,全身上下就没有不疼的地方,但你还得咬着牙爬起来,走进练功房,对着镜子,开始新一轮的“自虐”。那汗啊,不是流,是淌!整个练功房里弥漫着汗水、跌打损伤药和精油混合的复杂气味,那是我们青春的味道,也是奋斗的味道。
光有身体可不行!这是大学,不是体校。理论课一样要命!舞蹈史,从原始社会的图腾舞蹈,到欧洲宫廷的繁文缛节,再到现代舞的各种流派思潮… 一本书比砖头还厚,人名、时间、风格、代表作,得背吧?还得理解吧?舞蹈概论,研究舞蹈的本质、特征、分类、功能… 那些抽象的概念,得消化吧?还有音乐,得懂乐理吧?你跳舞总不能跟音乐脱节吧?美术、戏剧、服装史…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课程,都是为了帮你理解舞蹈这门综合艺术。甚至,我们还得学人体解剖!对,没错,解剖!你得知道每块骨头的位置,每条肌肉的走向,才能更科学地训练,更有效地表达,最重要的是,才能知道怎么避免或者处理伤病!别以为我们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我们得用身体思考,也得用大脑跳舞。
除了技术和理论,实践课也超重要。编导课,得学会把脑子里的想法变成身体的语言,把几个动作串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还得考虑音乐、服装、灯光、舞台… 那不是搭积木那么简单,那是创造,是表达。教学法,以后要当老师的,得知道怎么教啊?怎么示范?怎么保护学生?怎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舞台实践,排练、合成、演出… 在舞台上,你得抗压,得自信,得把日积月累的东西瞬间爆发出来。幕后的辛苦,彩排的焦灼,上场前的紧张,演出后的空虚… 都是这个专业的一部分。
所以,你现在还觉得舞蹈专业是什么?仅仅是跳舞吗?它是一场全方位的改造。它不仅仅训练你的身体,更磨练你的意志,打开你的视野,提升你的审美,塑造你的灵魂。它教你吃苦,教你坚持,教你面对挫折,教你团队协作,教你如何用身体去感受和表达世界。这种训练,给你带来的东西,是伴随你一生的。
毕业了干什么?路子可比你想象的宽多了。最直接的是舞台表演,进歌舞团、剧院。但更多的呢?去学校当老师,从小学到大学,现在艺考这么火,需要专业老师的地方多了去了。做编导,给晚会、比赛、影视剧、甚至公司年会编舞。搞研究,去高校当学者,深挖舞蹈的理论和历史。做评论人,用文字解析舞蹈作品。或者往更广阔的领域走,做舞蹈推广、剧场管理、艺术策划、舞美设计、服装设计… 甚至很多舞蹈生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和身体控制力,转行做了普拉提或瑜伽教练,一样做得风生水起。舞蹈专业给你打下的底子,那种对身体的觉知,对美的理解,那种自律和坚持,放在哪个行业都是宝贵的财富。
所以啊,下次再有人用那种浪漫又飘忽的眼神问我舞蹈专业是什么时,我大概会深吸一口气,告诉他:它不是你想象的轻盈,它是用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浸泡出来的沉重;它不是简单的模仿,它是对身体、艺术、文化、甚至人性的深入探索;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它是一条充满挑战、但也无比绚烂的人生修行之路。你准备好了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