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问演员大学有哪些学校了!看完这篇,你就懂了圈内人心照不宣的鄙视链和“隐藏菜单”
每当有人一脸憧憬地问我,“想当演员,到底该考哪个大学?”我总想先递给他一杯冰水,让他冷静一下。这问题,听起来简单,像是在问“去北京旅游,住哪个区方便?”但实际上,你问的是一个关乎未来、关乎圈子、甚至关乎某种“出身”的江湖秘闻。
演员这碗饭,真的,从你选择敲哪扇门开始,就已经写下了故事的开头。所以,咱们今天不搞那种干巴巴的名单罗列,我带你钻进这个名利场的后台,看看那些所谓“演员大学”,到底藏着些什么门道。

首先,你得明白,这个圈子里有两座绕不开的大山,或者说,是两个至高无上的“神殿”。一个是中央戏剧学院,人称“中戏”;另一个是北京电影学院,江湖人称“北电”。
聊中戏,你脑子里得有个画面:不是星光熠熠的红毯,而是一个昏暗的、只有一束顶光打下来的黑匣子剧场。空气里都是松节油和汗水的味道。中戏的骨子里,是“戏剧”两个字,是话剧舞台的魂。它教出来的学生,身上都带着一股子“正”劲儿,一种从丹田里发出来的厚重感。他们会跟你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聊人物小传,聊怎么在舞台上“相信”。从这儿出来的人,像是巩俐、章子怡、孙红雷,你感觉他们能压得住场,身上有“根”。所以,如果你痴迷于表演本身,想把自己打碎了揉进角色里,想磨炼那一身硬邦邦的童子功,中戏就是你的麦加。它给你的,是一张通往“表演艺术家”的入场券,虽然路很长,但底气足。
而北电,则是另一个故事了。
如果说中戏是殿堂,那北电就是工厂,一个巨大的、高速运转的造星工厂。从你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你的一切似乎就和“镜头”这两个字牢牢绑定。老师会教你怎么找机位,怎么用微表情,怎么让自己在镜头前好看得发光。这里的空气里,弥漫的不是戏剧理论,而是机会、资源和人脉的味道。北电的学生,更早地接触剧组,更懂得如何包装自己,他们离那个五光十色的影视圈,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都更近。赵薇、黄晓明、杨幂……他们是北电的产物,天生就带着一种明星气场和商业价值。所以,如果你目标明确,就是要当明星,要拥抱流量,要站在聚光灯的最中央,那么北天生就是为镜头而生的你准备的。
这两所学校,构成了鄙视链的顶端。但江湖,哪有这么简单?
出了京城,魔都上海,还有一所能与“中戏北电”掰掰手腕的,那就是上海戏剧学院,“上戏”。上戏的气质,就像上海这座城市一样,精致、时髦,还带着点洋气。它既有中戏的舞台传统,又吸收了北电的商业气息,更有一种独特的“海派风格”。从上戏出来的演员,像胡歌、迪丽热巴,他们身上有一种都市感,一种能轻松驾驭偶像剧和正剧的灵活性。上戏,就像一个品味绝佳的买手,总能挑选出最符合当下审美的苗子。
除了这三巨头,还有一些“隐藏菜单”,你不能不知道。
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简称“中传”。很多人以为这是培养主持人的地方,没错,但它的表演系同样卧虎藏龙。中传的学生,最大的优势是综合素质。他们可能还辅修了导演、编剧,对整个影视工业的理解,比纯表演系的学生要更全面。这在未来,绝对是巨大的加值。
还有一所,提起来就自带光环——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也就是“军艺”。现在虽然并入了国防大学,但“军艺”这个招牌,依然响亮。从这儿出来的人,沈腾、杨洋,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一种被纪律打磨过的挺拔和正气。军艺的训练,苦是出了名的,但它能赋予你一种普通艺术院校给不了的坚韧。
再往外延展,南京艺术学院(南艺)、中国戏曲学院等等,也都是各自领域里响当当的角儿。南艺偏文艺,有种江南的温润;国戏则根植于戏曲,基本功扎实得吓人。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感觉眼花缭乱?
其实,我想告诉你的是,学校只是一个起点,一块敲门砖,一张镀了金的名片。它能给你带来最初的荣光和资源,但决定你能在演员这条路上走多远的,永远是你自己。天赋、努力、运气,还有那份能不能“熬”下去的心气儿,缺一不可。
中戏的可能瞧不上北电的“浮躁”,北电的可能觉得中戏的“过时”,但这都是圈外人的臆想。真正进了这个圈子,你会发现,一部戏里,各个学校的毕业生都有,大家最终拼的,还是镜头前的那几分钟,谁能抓住观众。
所以,别再简单地问“演员大学有哪些学校”了。问问你自己,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演员?是想在舞台上燃烧灵魂,还是想在银幕上颠倒众生?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你自然就知道,哪一扇门,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路,在你脚下,不在那张录取通知书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