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专业怎么考?别再傻练了!师哥掏心窝子告诉你2024艺考真相和潜规则
一脚踏进那个考场,我跟你讲,空气都是不一样的。不是什么神圣的艺术殿堂,就是冷,一种能钻进你骨头缝里的、混杂着暖气片铁锈味和考生紧张汗味的冷。你面前坐着一排人,看不清脸,只能感觉到几道视线像手术刀一样,把你从里到外剖开看。那时候,你准备了一年的万丈豪情,可能瞬间就怂了。
所以,咱们聊“表演专业怎么考”这个事,能不能先别扯那些“热爱”“梦想”的大旗?那些东西重要,但它不能帮你通过初试。咱们来点实在的,扒开那个光鲜亮丽的壳,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

每年都有无数人问,怎么考?是不是长得好看就行?我得先告诉你,是,也不是。长相是你的第一张名片,但考官见的帅哥美女,比你吃过的米都多。他们要的不是一张标准网红脸,那玩意儿没用,可塑性太差。他们要的是“有故事的脸”,是那种扔人堆里能被记住的,或者,是一张足够干净、像白纸一样的脸,能画上任何角色。所以,拜托了,考试那天,别化什么大浓妆,别搞那些奇装异服。就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像个学生样。你得让他们相信,你这个人,有潜力。
好了,外在的说完,说点硬核的。声、台、形、表,这四个字你肯定听烂了。但你真的懂考官在考什么吗?
声乐,不是《中国好声音》海选。
别上来就飙海豚音,炫技炫到破音,那简直是灾难现场。考官不是要找个歌唱家。他们是在听你的音色、音准、节奏感,更重要的是,听你有没有用声音讲故事的能力。你选的歌,能不能体现你的特质?你唱的时候,眼睛里有没有东西?我当年,亲眼见过一个哥们儿,唱了一首巨简单的民谣,没啥技巧,但那份质朴和真诚,直接把评委打动了。也见过一个妹子,非要挑战歌剧,结果第一句高音就劈了,后面全程都在找调。你说,考官会要谁?记住,选一首你驾驭得了、并且能投入真感情的歌,比什么都重要。
台词,千万别当成诗朗诵。
这是重灾区,真的。无数人倒在这一关。我听过太多油腔滑调、字正腔圆但毫无灵魂的台词了。每个字都对,但连在一起就是死的。你背得再熟,在考官听来,就是在“演”,在“念稿子”。台词的精髓是什么?是“说话”。是你把那些文字,内化成你自己的思想,然后“说”出来。带着你的逻辑,你的停顿,你的呼吸,你的潜台词。你得相信你说的每一个字。稿子选什么?别选那些太经典、太宏大的,你撑不起来。找一段生活化的,有冲突、有行动感的,比如一段争吵,一段告白。让你自己先相信,考官才有可能被你带进去。
形体,不是让你来跳《天鹅湖》。一说形体,很多人就去扒拉那些高难度的舞蹈片段。结果呢?动作不到位,节奏一团糟,整个人僵得像块木板。考官一看就知道你这是速成的。形体考察的是什么?是你的协调性、节奏感、模仿能力和身体的表现力。一段简单的民族舞,一套有力的广播体操,甚至是一段你精心编排的默剧,只要能展示出你身体的柔韧和控制力,都比你跳砸了的芭蕾要强一百倍。关键是,你要在音乐里感到自由,享受你的身体。别害羞,别畏畏缩-缩。那个空间就是你的,大大方方地展示。
表演,即兴小品才是真正的“卸妆水”。
这是最刺激,也是最见真章的环节。题目可能千奇百怪,“在公交车上捡到了一只袜子”“你是最后一只需要冬眠的熊”,等等。懵了?懵就对了。考官就是要看你懵了之后的第一反应。这个时候,你之前背的所有套路都没用。记住八个字:真听,真看,真感觉。别急着去“演”一个结果,而是去“做”一件事。给你个题目是“等待”,你就别光站着干等。你看看表,你搓搓手,你理理衣服,你找点事做。行动,是表演的灵魂。还有,如果跟别人搭戏,求你了,多看看你的对手,听听他在说什么,给他真实的反应。最怕的就是那种各演各的,全程没有交流,那不叫搭戏,那叫自嗨。
所以你看,表演专业怎么考?它考的根本不是你“会”多少东西,而是你有多“真”,多有感受力,多有想象力。它是一场关于你这个“人”的全方位扫描。
最后,我还想再啰嗦几句“潜规则”。考场上,别跟考官犟。他如果打断你,让你换一个,别觉得是自己没演好,马上调整,听指令。他们是在看你的接受能力和调整能力。考官问答环节,别背稿子,别说空话套话。问你为什么想当演员,你就别说“因为我热爱艺术”,太假了。说说你自己的故事,哪部电影、哪个角色触动了你,哪怕你说“就是想出名赚钱”,都比说假话强。他们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一个完美的机器人。
这条路,很苦,很熬人,淘汰率高得吓人。你可能会经历无数次自我怀疑。但如果你真的爱,爱到骨子里,觉得不干这个人生就没意思。那就去吧,带着你的真诚和勇气,去撞那道南墙。
考上的,是幸运儿,也是真正做好了准备的人。而这个准备,不只是技巧,更是你对生活全部的观察和体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