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专科专业

学哥帮 选专业评论阅读模式

说起传媒专科,很多人脑子里蹦出来的画面可能就是那么几个词儿:摄影、摄像、剪辑、搞搞活动、写写稿子。听着挺热闹,是不是?但也总有人嗤之以鼻,觉得不过是“速成班”,比不得那些四年制的新闻传播学啊、广播电视学啊,好像天生就矮人一截。嗨,哪儿有那么多天生的高低贵贱?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专科自有专科的活法儿和价值。

我有个表弟,就念的这个传媒专科。刚入学那会儿,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没少说风凉话。什么“这也能叫大学?”“以后能找着啥正经工作?”听着都来气。可你看他,一头扎进去,跟打了鸡血似的。他那学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设备虽然比不上985、211的那些“高大上”,但胜在够用,而且老师们很多都是从一线下来的,手把手教,讲的都是实操。不像有些本科,理论课堆得像山,等你真要动手了,两眼一抹黑。

传媒专科专业

表弟他们班,实践的机会多得让人眼红。学校跟当地电视台、广告公司、甚至一些新媒体平台都有合作。大一就拉出去给人家拍活动、做宣传片,小打小闹的,但真能上手。你知道那种感觉吗?书本上学了半天,突然有机会把那些拗口的理论变成摸得着、看得见的活儿,那种成就感,绝不是闷在教室里死磕书本能比的。他们经常为了一个片子熬通宵,灯光怎么打才好看,镜头怎么运才不晃,剪辑点在哪儿才卡得住节奏,都是在一次次摔打中磨出来的。那些夜晚的盒饭、咖啡、还有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场景,可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那是一群年轻人用汗水和创意在堆砌自己的作品集

而且,传媒专科有个特别实在的地方,就是技能导向。它不像本科那样铺开摊子,什么都讲一点。专科很多时候就是奔着那几个核心岗位去的:摄像师剪辑师导播后期制作活动策划新媒体运营的执行层。听着好像不那么“高大上”,但恰恰是这些技能,是市场最需要、最缺口的。大公司也好,小团队也罢,都需要有人能立刻撸起袖子干活。那些拿着漂亮文凭却动手能力差的,有时候真不如一个专科出身、经验丰富的“老手”。

我见过表弟他们的毕业作品展。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有拍纪录片的,关注留守儿童;有做短剧的,笑料百出;有搞动画的,虽然粗糙但想法挺野;还有专门做视觉设计的,海报、LOGO、包装,都有模有样。你能感受到他们那种扑面而来的生命力和不加修饰的创造欲。也许技术上还有瑕疵,艺术性上也没达到大师水准,但那种敢想敢做的劲头儿,是特别可贵的。他们不像有些本科生,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得死死的,总想着要“高大上”、“有深度”。专科的孩子,更接地气,更愿意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用最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

当然,也不是说传媒专科就没有问题。师资力量参差不齐、课程设置跟不上行业变化、硬件设施更新慢,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痛点。而且,学历的门槛在就业市场上依然是一道坎,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很多稍微体面一点的传媒机构,招聘启事上第一条可能就写着“本科及以上学历”。这对专科生来说,无疑是个打击。表弟他们班上,也有不少人因此感到迷茫和焦虑。

但是,焦虑归焦虑,路还得自己走。专科只是一个起点,不是终点。你看表弟,毕业后没能一步跨进省级卫视,而是先去了个小型的广告公司,从打杂开始。每天跑外景、搬设备、剪一些碎片的宣传视频。活儿不光鲜,钱也不多。但他没抱怨,一有空就自己捣鼓,学新的剪辑软件、研究流行的短视频风格、看各种大师的作品。慢慢地,他剪的东西开始得到认可,负责的项目越来越重要,带他的师傅也愿意把更核心的东西教给他。

现在,他在那家公司已经算是个小骨干了,虽然还是个专科生,但手里的活儿,很多本科毕业生都比不上。他用自己的实力,一点点撕掉了贴在自己身上的“专科”标签。他说,念专科最大的好处就是逼着你早点儿面对真实的行业,早点儿知道自己缺啥,然后拼了命去补。不像有些本科生,象牙塔里待久了,出来反而不知道怎么下手。

而且,这个传媒行业啊,太看重个人能力作品了。文凭固然重要,但如果你拿不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再漂亮的简历也只是废纸一张。而专科生,因为起点的“劣势”,反而有更强的动力去打磨自己的技艺,去积累实打实的项目经验。很多时候,一个能独立完成从拍摄剪辑再到后期全流程的专科生,比一个只会理论的本科生更受欢迎。

当然,如果你有条件,能上更好的学校,那自然是好事。本科教育在理论体系、人文素养、视野开阔度等方面,确实有专科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只能选择传媒专科,也千万别妄自菲薄。这仅仅是你进入这个行业的另一条路径而已。更关键的是,你有没有一颗对内容创作充满热情的心,有没有愿意为了做出好东西而吃苦受累的劲头,有没有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这个行业变化太快了,短视频直播元宇宙…新概念层出不穷,新技术日新月异。今天学的技能,明天可能就被淘汰。学历只是敲门砖,真正的立足之本,是你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是你对行业趋势的敏感度,更是你愿意不断迭代自己的决心。

所以,那些正在念传媒专科的同学们,或者即将报考这个专业的年轻人们,别听信那些风言风语。把那些质疑变成动力,把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抓紧了、利用好。多动手,多尝试,多犯错,也多总结。建立自己的人脉圈子,多参加行业交流,了解最新的技术潮流。如果有机会,去大城市闯闯,那里的机会资源更多。

别被“专科”这两个字限制住你的想象和未来。传媒这条路,最终拼的不是你的文凭,而是你的脑子、你的手艺、你的作品,还有你那颗不甘平庸、永远在跳跃的

就拿我认识的另一个专科毕业生来说吧。她学的会展策划方向,听着是不是更冷门?但她人特机灵,毕业后去了一家小公司,专门给一些企业做发布会年会。你知道做这些有多琐碎吗?从找场地、联系供应商、设计流程、到现场协调,细节多到爆炸。她每天都像个陀螺转,手机不离手,微信消息响个不停。有一次给个大公司做活动,现场出了点状况,舞台背景板倒了。她当时人都懵了,但也就几秒钟,立刻反应过来,拉着同事上去救场,同时想办法安抚客户,调整后面的流程。虽然最后还是被骂得狗血淋头,但她处理危机的能力,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后来,她跳槽去了个更大的MCN机构,负责网红的线下活动粉丝见面会。现在收入比很多本科同学都高。她常说,专科三年没白念,那些实战练就了她的抗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这些才是真金白银换不来的。

你看,传媒专科从来就不是一条轻松好走的捷径。它更像是一个训练营,用高强度的实践和相对聚焦的技能培养,快速把你丢进行业的浪潮里。你能不能抓住机会,能不能站稳脚跟,能不能逆流而上,全看你自己的造化努力

所以,别再说传媒专科“不行”了。它行不行,不是取决于那两个字,而是取决于选择它的人,有没有把那份热爱变成滚烫的行动,有没有愿意为了梦想付出超出常人的汗水

未来属于那些有创意、有行动力、有韧性的人,无论他们从哪里出发。而传媒专科,就是许多有志于此的年轻人迈出的第一步。只要走得坚实,走得有方向,那一步,也能通往星辰大海

最重要的是,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那个点,是镜头下的光影,是剪刀下的故事,是键盘上的文字,还是活动现场的沸腾?一旦找到了,就死磕下去。别怕起点低,别怕过程苦。记住,那些作品,那些经验,那些一起战斗过的伙伴,才是你未来最宝贵的财富。加油吧,未来的传媒人,无论你来自哪里。

学哥帮
  • 本内容来自网友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删除。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xuegebang.com/1871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