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有多少种?

学哥帮 选专业评论阅读模式

哎哟喂,这个问题……要我说啊,谁数得过来啊?真要掰着指头算官方目录上那些,什么文、理、工、医、农、管、艺、教、法、史、哲……哦,还有新增的交叉学科什么的,国家那本厚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翻开,密密麻麻的,一级学科下面套着二级、三级,每个名字都像是某种神秘的咒语,或者通往某个未知世界的窄门。光看那目录,就能让人一脑袋浆糊,觉得世界真他妈大,人类瞎折腾出来的知识体系真够繁复的。

但那是官方分类啊,冷冰冰的、条条框框的。实际生活里,“专业”这东西,远不是目录上几个字那么简单。它背后是一群人一种思维方式一套解决问题的工具箱,甚至是一种人生选择的缩影。所以,要问有多少种?我觉得,得从不同的维度去看,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能概括的。

专业有多少种

你想啊,从历史维度看,专业是不断演化的。以前哪有什么计算机专业?顶多算在数学系里玩玩计算器,或者在物理系里搭搭电路。现在呢?计算机下面又分出来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简直是爆炸式增长。还有什么?以前没听说过环境工程,现在是热门;没听说过数字媒体艺术,现在也成了一大类。医学细分到变态,从大内科大外科,到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肿瘤科……每个科室就是一个小宇宙。这说明什么?说明专业是活的,是跟着时代、跟着技术、跟着社会需求喘气的。新问题出现了,就催生新的知识体系,新的知识体系成熟了,就可能凝结成一个新的专业。所以,数量一直在变,永远不是一个固定的数。

再从深度和广度看。有些专业听着名字挺普通,比如“历史学”,你以为就是背背年代、看看古书?进去才知道,有考古、有文献、有专门研究断代史的、有研究思想史的、有研究经济史的、有研究文化史的……再往下细,研究某个朝代某个事件某个文献某个考古遗址的,那方向更是无穷无尽。一个历史学博士,可能毕生的精力就花在研究唐朝某个小官员的笔记上,这算不算一个“专业”?你说他是历史学专业,没毛病。但要说他“专业方向”有多少种,那可就海了去了。很多专业的精髓,恰恰藏在那些目录上看不见的细枝末节里,藏在导师的研究领域里,藏在毕业论文的选题里。

还有跨界的那些。现在哪个领域是完全独立的?搞艺术的得懂点技术,搞技术的得有点设计思维,搞经济的得懂点心理学,搞医学的得跟生物、化学、物理紧密结合。于是就有了各种交叉学科新兴专业。什么计算金融、生物医学工程、艺术与科技、服务设计……这些名字听着就觉得是好几个传统专业的“私生子”,但它们解决的问题往往是传统专业解决不了的。这算是一种新的“专业”吗?当然算。而且这种跨界融合的趋势只会越来越强,未来的专业名称可能会更奇特、更混搭。这又让“专业有多少种”这个问题变得更模糊了。

别忘了培养目标的差异。同样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的学校偏理论,培养科学家;有的学校偏实践,培养工程师;有的学校可能跟艺术学院合作,培养游戏开发者或人机交互设计师。虽然名字一样,但实际学的内容、毕业后的去向可能差别巨大。所以,仅仅看名字,可能就漏掉了更深层次的区别。从这个角度说,即使名字相同,由于侧重点培养路径的不同,它们也像是“不同种类”的专业。

再说说那些“非典型”的。有些学校会有一些非常小众非常特色鲜明的专业。比如,国内某些院校的古籍修复专业、苏绣专业、景德镇的陶瓷艺术设计、中医药大学的针灸推拿、民族大学的民族音乐……这些专业可能在国家目录里归在大类下,但它们自带的光环、独门的绝活,让它们感觉就像是专业世界里的“珍稀物种”。它们的存在,让专业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多少种”的定义变得更宽泛。难道这些不算独立的“一种”吗?我觉得算,它们代表了人类在某些特定领域的深耕和传承。

还有一种视角,是看社会需求职业形态。大学里学的那些专业,最终大部分都要走向社会,变成各种各样的职业。而职业的数量,更是天文数字。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可以去当老师、当编辑、当记者、当秘书、当文案、当编剧、去考公务员、甚至转行做销售、做产品经理……他学的是中文专业,但他的“职业专业”是多样化的。反过来,从事同一个职业的人,可能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比如产品经理,可能是计算机的、设计的、管理的、甚至文科出身的都有。这就让人思考,我们说的“专业”,到底是指大学里学的那个学术分类,还是指你在社会上实际从事的工作内容?如果是后者,那专业的种类简直是跟着社会分工一样多,不断裂变、组合。

而且, choosing amajoroften feels like drawing lots in a dark room。有多少人是真正因为热爱才选的?更多的是因为分数到了、父母建议、听起来好找工作、觉得名字高大上、甚至只是因为某个学长学姐推荐。进去之后才发现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然后硬着头皮学,或者索性躺平,毕业了再重新找方向。这过程中的挣扎、迷茫、转型,难道不也是“专业”这个概念的延伸吗?那些跨行的、斜杠青年们,他们算什么专业?算“复合型”专业吗?

所以,要问“专业有多少种”,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精确的答案。

如果你要一个官方数字,去查国家教育部的专业目录吧,那里有几百个大类和无数细分。但那个数字只代表了高等教育体系里的知识划分

如果你要看社会分工,那职业的种类恐怕得以万计,而且还在不断涌现。

如果你要看人类知识的边界和细分,那无数的研究方向技术领域艺术门类,恐怕是数不过来的,每一个深耕的领域都像一个独立的“专业”。

如果你要看个人发展的轨迹,那一个人可能从一个专业出发,发展出完全不同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身份”,甚至融合多种技能,形成他自己独一无二的“专业组合”。

在我看来,专业更多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切入点,是一种思维模式工具集。它的种类,就像人类的好奇心创造力一样,是无穷无尽不断生长的。目录上的分类只是一个方便管理的标签,真正的“专业”存在于那些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实践、探索的活生生的人身上。

所以,别被那个问题困住了。它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它更像是一个哲学问题,一个关于人类知识的疆域社会分工的演变以及个人成长路径的开放性讨论。

专业有多少种?我的答案是:多到你无法想象且一直在增加。远不止目录上的那几百种,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所有智慧沉淀实践探索万花筒。每一个为了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而投入心血的领域,每一种能够解决特定问题的系统性能力,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专业。它不是静态的,它是流动的,它在每个时代,每个人身上,都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可能性。而选择哪个专业,怎么去学,将来用它来做什么,这才是真正有意思、需要你我认真思考的问题。

学哥帮
  • 本内容来自网友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删除。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xuegebang.com/1868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