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也是最普遍的一类,就是奔着升职加薪去的。人在职场飘,哪能不挨刀?更何况,有时候不是刀不刀的问题,是你压根儿就没那把“刀”——学历或者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不够硬。这时候,成人教育的学历提升就成了块敲门砖。像什么工商管理(MBA/EMBA方向),虽然听起来挺“高大上”甚至有点烂大街的意思,但不得不承认,这玩意儿它真管用啊,尤其是在想往管理层爬的时候。学学怎么看报表,怎么做战略决策,怎么带团队,哪怕只是镀层金,有时候也是必须的。还有人力资源管理,哎哟喂,现在哪个公司不看重人?会招人、会留人、会激励人、会处理劳资关系,这本事拿到哪儿都吃香。再就是市场营销,互联网时代了,不懂点线上线下怎么玩儿转流量、怎么抓住用户心智,简直寸步难行。这些专业,说白了,都是给你的职业发展续航充电的。
当然,也有一类人,是彻底想换个活法的。厌倦了朝九晚五的螺丝钉生活,想换个赛道。这时候,成人教育的专业选择就更得慎之又慎了。比如,你可能发现自己对数字敏感,逻辑思维强,想进金融或者财会圈,那会计学或者金融学就是不错的选择。但别以为就是学记账算账那么简单,现在会计可得懂税务、懂审计、懂内控,金融更是十八般武艺,从投资理财到风险管理,水深着呢。不过,啃下来了,那真是前途光明。

再比如,看到隔壁老王干IT混得风生水起,你也眼馋?计算机类专业,那真是个大类,里面分支多得很: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听着就够唬人。但话说回来,这行更新换代快得要命,入了门槛只是开始,得不停学新东西。不过架不住需求大、薪资高啊。这几年多少传统行业的人咬着牙转行码农,都是被现实逼的,也是被机会引诱的。但真要转,得有吃苦的准备,写代码可不比写文章轻松。
还有些专业,可能没那么直接的功利性,但学了能让你整个人儿都“不一样”,或者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心理学就是其中之一。不是说学了就能当心理咨询师(那个要求高着呢),但学点基础知识,理解人际交往,理解自己,处理情绪,对生活大有裨益。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懂点心理学,自己能少拧巴,也能更好跟别人相处。
法学也是个听起来挺“重”的专业,但不是只有想当律师才学。懂点法律常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合同纠纷、房产问题、劳动争议,能少吃很多亏。你看现在多少自媒体在普法,说明这玩意儿大家真是缺。
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听着有点“老掉牙”?大错特错!会写、会说、会表达,这是任何行业都稀缺的能力。尤其现在新媒体这么火,内容为王,文案、编辑、策划,都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而且学文学还能提升个人修养,看看书,品品字,心能静下来。对于想转行做老师的,尤其是语文老师,这是基础。
不得不提的还有教育类专业。人口结构变化,大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这些领域,需求量一直很大。如果你本身喜欢小孩子,有耐心,那转行做老师,虽然累点,但精神上的满足感是不少职业比不了的。而且老师的职业稳定性相对较高。
除了这些“大路货”,成人教育里还有一些更偏门或者更具实践性的。比如各种艺术设计类(平面设计、UI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类(工程管理、建筑学),甚至一些农学类、医学类(护理、药学等,但医学类门槛和难度相对较高)。这些专业往往对天赋或者之前的经验有一定要求,但如果真喜欢,深耕下去也能闯出一片天。
说一千道一万,选成人教育的专业,别光看名字光听热门。得结合自身情况:你现在在做什么?想去哪里?你的兴趣点在哪儿?你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愿意花多少时间精力去学?学了之后的路子在哪儿?是不是真能带来你想要的改变?
你看那些学市场营销的,是真能抓住机会,在短视频、直播带货里玩得溜?还是学完理论,还是不知道怎么落地?学计算机的,是真能静下心来敲代码解决bug?还是觉得枯燥乏味半途而废?学人力资源的,是真对人感兴趣,情商在线?还是只是觉得这个岗位听起来稳定体面?
所以啊,别急着报哪个专业,先花点时间,跟自己好好聊聊。去听听公开课,看看专业介绍,甚至找找已经在学或者学完的人聊聊。听听他们的真实感受,遇到的困难,以及学完后的变化。那可比网上一堆广告或者排行榜靠谱多了。
成人教育,说到底,不是给你一个万能钥匙,而是再给你一次选择和努力的机会。选对了专业,可能事半功倍;选错了,那就是浪费时间精力。所以,认真点,对自己的将来负责点。这钱花得值不值,时间投得有没有回报,全看你最初的那个决定,以及后续那股子学习的劲儿。别怕重新开始,怕的是,想开始,却连第一步都迈不好,或者方向就错了。挑个自己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并且对未来真有帮助的专业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