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中等职校

学哥帮 选专业评论阅读模式

真是这样吗?我总觉得,这种论调里透着一股子傲慢,还有对实践、对动手能力深深的误解甚至轻视。你去那些办得好的职校里走走看看啊。车间里,不是灰蒙蒙、乱糟糟的刻板印象,很多地方干净整洁得超乎你想象。最新的数控机床闪着金属的光泽,机器人手臂灵巧地上下翻飞;汽修车间里,一溜儿排开的待修车辆,孩子们围着引擎盖,眼睛里不是迷茫,是探究,是那种要把复杂机械结构搞明白的渴望。护理实训室里,假人模特儿躺在那里,年轻的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一丝不苟地练习着翻身、擦拭、打针,动作也许还不熟练,但那份认真的劲头,那种面对生命最脆弱时刻所需的耐心细致,你真切感受得到。

这些孩子,也许在传统课堂里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他们可能不善于应试,对抽象的概念犯晕。但他们的天赋,他们的能量,藏在哪儿?藏在他们的手指尖,藏在他们对具体事物的敏感里。给他们一块木料,一把凿子,他们能雕出花来;给他们一堆电子元件,一块线路板,他们能让它亮起来、动起来。这不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才能吗?跟那些坐在电脑前敲代码、伏在书桌前写论文的能力相比,哪有什么高下之分?社会运转,离开得了医生律师工程师,但它能离开电工水暖工焊工面点师汽修工护理员吗?离开了这些掌握专业技能技术工人,我们的生活分分钟就要停摆。

专业中等职校

我认识一个女孩,中考成绩不太理想,去了当地一所很普通的职校,学西点。刚开始家里还有点儿不甘心,觉得她以后就是个“做蛋糕的”。可这孩子,到了实训课上就像变了个人。面粉、黄油、鸡蛋,在她手里仿佛有了生命。她对烘焙的热情,那种对面团发酵、温度控制、口味搭配的钻研,甚至超过了她那些考上本科的同学们对他们专业的投入。毕业后,没像很多大学生那样四处碰壁,她很快就在一家不错的西点店找到了工作,几年下来,手艺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稳定,甚至自己攒钱开了个小小的线上工作室,接定制单。你看看,这就是职校,它没给孩子一个虚幻的光环,却给了她一项实实在在吃饭的本事,一个能让她靠自己双手创造价值的机会

当然,我不是说所有职校都尽善尽美,问题也确实不少。有的学校教学设备老化,师资力量跟不上产业发展;有的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学出来还是难找工作;还有些学生,是被家长硬塞进去的,自己完全没兴趣,混日子等毕业。更别提那种根深蒂固的社会偏见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觉得掉价;学生自己去了也可能自卑,总觉得自己矮人一截。这种偏见,就像一道无形的墙,挡住了很多有潜力的孩子,也挡住了社会对这部分人才的正确认识。

但我们不能因为有问题就否定全部。好的职校,真正把专业技能教到位的学校,它们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他们不是流水线上冰冷的螺丝钉,他们是掌握着核心技能匠人,是城市运转的维护者,是服务人民的执行者。想想看,哪家医院离得了专业的护理人员?哪栋高楼不需要熟练的电焊工?哪辆车出问题了不需要高水平的维修技师?他们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与其一味地追求所有人都去上大学,去那些可能最终只学会一些理论、毕业即失业的所谓“热门”专业,不如重新审视一下职业教育的价值。能不能让职校的吸引力大一点?不是靠忽悠,是靠实打实的教学质量,靠更紧密的校企合作,让学生一毕业就能就业,而且是体面、有发展的就业。能不能让家长和孩子们明白,上职校不是“没出息”,而是一条通往专业、通往技能、通往靠本事吃饭的光明大道?能不能让全社会都认可,技术工人,同样值得尊敬,他们身上闪耀着匠人精神的光芒?

这不是空话。看看德国、看看瑞士,那些制造业强国,他们的职业教育体系多么发达,他们的技术工人多么受人尊敬,待遇甚至不输大学毕业生。这说明,职业教育完全可以成为一条并行甚至更具优势的成才之路,而不是学历教育的“备胎”。我们需要改变观念,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建设更高水平的专业中等职校,需要让更多有实践天赋的孩子,能够找到真正属于他们的舞台。那里有汗水,有油污,有飞扬的木屑和切割的火花,那里也有专注的眼神,娴熟的双手,和一份靠自己本事吃饭尊严。那份尊严,我觉得,比什么都重要。

学哥帮
  • 本内容来自网友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删除。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xuegebang.com/1867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