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光盯着那些“高大上”的岗位,文科生有文科生的优势,尤其在人、在文字、在沟通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专科呢,更侧重技能,实打实的东西。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其实有些路挺宽敞的。
第一个,也是现在挺显眼的,跟内容沾边儿的。别一听内容就觉得得是作家、编辑。现在所谓的新媒体运营、社群运营、文案策划,很多基础岗位真不要求你本科硕士。它要的是你对文字的敏感,对热点的捕捉,还有最重要的,执行力。比如给公众号写个推文,给短视频想个脚本,在社群里活跃气氛、解答问题。这些活儿,文科生学得快,专科阶段如果学校有点实践课,或者你自己实习过、运营过自己的小号,上手不难。刚开始可能工资不高,但积累经验,懂点儿排版、懂点儿用户心理、懂点儿基础的数据分析,路越走越宽。能写能说会来事儿,走到哪儿都有饭吃。而且这块迭代快,永远有新东西学,不会让你觉得一眼望到头。

再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行政和人力资源的基层岗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但你想啊,哪个公司不要行政?不要人事?专科的行政管理或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的就是这些基本流程。办入职离职、算考勤、组织个小活动、对接供应商、处理办公室杂事……这些都是一个公司运转的基石。可能晋升没那么快,天花板好像也看得见,但稳定啊。很多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特别需要这种踏实肯干、细心周到的角色。把各种表格玩儿溜了,把内部关系处理顺了,能成为办公室里离不开的那个人,这不就是一种价值吗?而且这类岗位,跟人打交道多,文科生的优势又体现出来了,沟通协调能力在这里是实打实的生产力。
还有一块,跟服务和流程有关的。比如客户服务,不仅仅是接电话那么简单。现在很多在线客服,需要快速理解客户问题,给出解决方案,甚至要懂点产品知识、流程逻辑。做得好的客服,能直接影响用户满意度,甚至促成销售。这需要耐心,需要同理心,更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别小看这块,有些互联网公司的客服经理,薪资待遇一点不低,因为他们管理的是一个庞大的用户服务体系。还有一些行业的运营助理、流程专员,比如教育行业的排课、教务管理,电商行业的订单处理、售后跟进,这些都需要细心、有条理,按流程办事。文科生学东西快,能理解复杂规则,这都是优势。
别忘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基层岗位。比如培训机构的招生助理、课程顾问助理、教务老师。这个行业门槛相对低,对学历要求没那么死板,更看重你的表达能力、亲和力以及对行业的认同感。招生助理可能就是初期接待、信息登记,课程顾问助理协助正式顾问,教务老师负责学生考勤、作业收发、家校沟通等等。这些岗位累不累?挺累的。琐不琐碎?特别琐碎。但你直接面对的是学生和家长,你的工作直接影响他们的体验。如果你对教育有点热情,能跟人打成一片,这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而且在这个行业久了,想转全职教师(如果考到证)或者往管理层走,都是有机会的。
说一千道一万,专业只是块敲门砖,还是块看着不太硬的砖。进来以后,拼的真是软实力和学习能力。文科专科的同学,如果担心就业,与其纠结专业本身,不如想想:我能提供什么?我的文字功底怎么样?我表达清楚吗?我跟人合作顺畅吗?我遇到新东西学得快吗?这些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别被专业名字框死,去看看那些岗位描述,需要什么能力,自己去补。比如学点儿简单的Office办公软件高级技巧,学点儿数据透视表,学点儿图片处理,甚至去考个跟岗位相关的证书。这些小技能,往往比你专业课考满分更管用。
最后,心态最重要。别觉得专科就低人一等,也别觉得文科就没前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老套,但有用。找准方向,沉下心来,从基层做起,把小事儿做好,机会是给有准备、有行动的人留着的。文科的细腻和人文关怀,在这个冰冷的商业社会里,反而是稀缺的。找到能发挥这些特质的岗位,然后用你专科学到的那些实际技能去支撑,路,自己就能走出来。别躺平,别抱怨,动起来,去找,去试,去学。总有你的位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