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上来就眼高手低,盯着那些听着高大上、但跟你分数线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瞎想。认清现实,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你的分数决定了你大概能去什么层次的学校:可能是普通二本的末尾、三本或者高职高专。学校的牌子可能不够响亮,但专业选对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并非没有。
我说句实在话,在这个分数段,指望进大学学那些理论性极强、需要深厚学术功底的专业,然后出来就能秒杀一切,这概率嘛,有点悬。除非你是那种对某个领域有着变态级热爱,愿意坐穿板凳、自己啃书、参加各种竞赛、将来直奔考研甚至考博的猛人。但讲真,这样的学生,高考分数通常不会在这个区间。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300-400分的同学来说,选专业得往应用型、技能型上靠。什么叫应用型?就是你学到的东西,出了校门就能上手干活,能解决实际问题,能给公司创造价值。别跟我扯那些虚的,说白了,就是能让你找到一份相对稳定、有上升空间的工作。
想想看,你愿意未来做什么?别光想着“喜欢”,喜欢是会变的,而且你的“喜欢”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比如你喜欢打游戏,不代表你就适合去做游戏策划或编程;你喜欢看侦探剧,不代表你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或律师(何况法学对分数要求很高)。你得问自己:我能做什么?我愿意为了什么吃苦?
在这个分数段,有些专业,虽然听起来不像金融、计算机那么光鲜亮丽,但如果学校教得扎实,或者你有心去学,反而能成为你立足社会的压舱石。
比如,一些工程类的应用型专业。机械制造、电气工程、土木工程(虽然听着有点土,但基建狂魔的国家需要这些人啊)、给排水、建筑电气等等。这些专业往往比较辛苦,要下工地,要跑现场,但它们是实打实的技能。普通学校的这些专业,可能理论讲得没那么深,但如果注重实践教学,能学到一手操作技能,将来去一些制造业企业、工程公司,还是有空间的。关键是,这个分数段能去的学校,它们在这类专业上可能有校企合作、有实习基地,这些比单纯的理论课管用多了。
再比如,医学类的某些分支。别想临床医学了,那分数线你懂的。但像护理学、药学(非研发类)、医学技术类(影像、检验等),这些专业,如果学校能提供好的实习机会,将来去医院、药店、医疗器械公司,就业面还是有的。护理很辛苦,夜班、伺候病人,但永远有需求。药学相关,进药店、药企的销售或质检,也是条路。虽然累点,至少能养活自己,而且越老越吃香(经验值很重要)。
师范类呢?非名校的师范,想去大城市名校教书基本没戏。但如果你不介意回老家,或者去二三线城市的普通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学前教育),考个教师资格证,再拼一把考编制,稳定性是很多专业比不了的。当然,现在老师的压力也很大,可别以为就是每天跟孩子玩玩那么简单。
还有一些特定行业的应用型专业,比如好的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疫情后有所恢复)、某些服务外包类的专业(如果学校对接得好)、甚至一些技术含量高的技工类专业(大学里叫职业技术教育或者某些高职的特色专业)。这些专业的好坏高度依赖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实习机会。选的时候一定要去了解学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去向、合作企业、课程设置是不是偏重实操。别光看名字好听就报了,结果四年都在学理论,啥也干不了。
那很多人喜欢的管理类、经济类、人文社科类呢?会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法学(非顶尖)等等。实话实说,在这个分数段能去的学校,这些专业往往是大坑。为什么?因为这些专业门槛看起来低,导致报的人多,但要学精、学深、学出竞争力,太难了。好学校的学生有更好的资源、实习机会、校友网络,他们是这些行业的主力军。普通学校学这些,课程可能大而全但不精,毕业出来既没有突出的专业技能,也没有名校的光环,拿什么跟别人竞争?很容易成为茫茫人海中的“干电池”(或者说,就是普通打工者)。不是说这些专业完全不能选,但如果你选了,未来四年乃至毕业后,你付出的努力必须是常人的好几倍,要自己找资源、考证(会计证、CPA、教师证、司法考试等等,都很苦逼)、疯狂实习、甚至必须靠考研来提升学历和竞争力。
所以,如果选这些门泛的专业,你得做好“大学四年只是混个文凭,所有真本事和出路全靠自己折腾”的心理准备。这四年,别人在学专业技能,你可能在考各种证;别人在参加专业实践,你可能在准备考研;别人在享受大学生活,你可能在焦虑未来。听起来是不是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选专业时,除了专业本身,有几件事千万得考虑清楚:
1.学校所在的城市: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对于这个分数段的学校。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即使学校普通,实习机会、招聘资源、行业信息都远比小城市多得多。在大城市读大学,你接触到的视野和机会完全不一样。你可能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实习,但公司旁边就是行业巨头,或者参加一场招聘会就能看到各种名企。在小城市,可能实习都难找对口的。
2.学校该专业的就业报告:能搞到的一定要想办法搞到。看看往届毕业生都去了哪里?薪资大概多少?是不是转行了?这比听招生老师忽悠靠谱一百倍。
3.该专业的学习内容你是否能接受枯燥:别光看名字,去学校官网看看课程设置。学四年,你得天天对着这些东西。哪怕是喜欢的,学起来也会枯燥,你能不能熬得住?
4.这个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些行业在萎缩,有些在兴起。虽然预测未来很难,但一些大的方向还是能看出来的。选一个有活力的行业,即使起点低点,也比进入夕阳产业强。
5.别被调剂忽悠瘸了:很多学校招不满会搞调剂。宁可复读一年或者去更好的高职,也别被调剂到一个你完全没兴趣、就业前景又差的专业。那是真的浪费生命。
最后说点打鸡血但不鸡汤的话:高考分数低,确实限制了你上名校的机会,但它绝不定义你的人生。大学四年,你周围的同学可能跟你分数差不多,大家又回到了相对公平的起跑线。能否跑赢下半场,就看你这四年怎么过。是继续混日子打游戏,还是拼命学习专业技能、提升学历、拓展视野、积累人脉?
300-400分选专业,核心思想就是务实,找准一个能让你养活自己、能让你持续学习进步的方向。别怕辛苦,别怕起点低。未来,靠你自己的双手去挣、去闯。很多大器晚成的人,起点可能比你还低。把你的大学四年,当成一个蹲下助跑的过程吧。选对方向,然后卯足劲儿跑!祝你好运。
评论